Genius Shen's IT BLOG

我對資訊產業的觀察。

2007/02/13

「Web 2.0創新服務點子大募集」 活動說明會...感想

今天奉老闆之命,去聽 「Web 2.0創新服務點子大募集」 活動說明會。我算是有點遲到,一進去發現已經是滿滿的人了。
基本上,說得內容原本網站上都有,現在也把簡報檔案上上去了,請各位自己去看吧。

說明會後面是問答時間,大家果然是創業家,問題都很實際。大家都追著「獎金」、「贊助辦法」打轉。可惜因為年度預算還沒確定(沒錯,今年的預算,立法院統統還沒審核通過!),主辦單位也不敢公佈出來實際要怎麼做。

我是第二個提問,請主辦單位想辦法教育「創投」跟「天使」了解網站的價值。結果主持人說,「創投」跟「天使」有他們的專業,所以沒有這個必要...

嗯,如果他指的是會去找他們的「創投」跟「天使」,那的確是這樣。但是看到一堆有錢人,只知道玩股票被套牢、買房子養蚊子,甚至玩賭博網站被詐騙或勒索,那還不如請他們把錢贊助到創業家身上。

話說回來,如果創業家自己啥都沒有,只是空有點子,就期望政府、創投或天使們可以丟錢、丟資源,那也太扯了!

基本上,創業家們也沒那麼扯,有人可是把父母的家產、自己貸款,辛辛苦苦的把自己的點子變成網站。大家只是希望政府單位可以針對稅制、法規、建立與創投對話的平台、便宜的IDC或頻寬...等方面提供較多的協助。

創業,才是面對殘酷世界的開始,夢想家跟實業家的差別也就在此!

祝福大家!

2006/08/08

WWDC 06之後?

WWDC 06Steve Jobs的keynote熱鬧登場了!Keynote的內容相信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簡單來說就是Mac ProOSX。很明顯的,與大家的期望有不少差距,因為沒看到「控肉」、也沒有「馬肉」,更沒看到新的iPod。也正因如此,讓這次的keynote進行中「ㄍㄢˋ」聲少了許多,頂多只是抱怨浪費了時間來參與這次keynote,卻沒聽到「One more thing...」。

在台灣「控肉」早已熱鬧登場Y拍也聞得到「馬肉」味道,iMac、MacBook Pro、MacBook、Mac mini為啥沒順勢升級處理器呢?老實說,我也搞不懂Steve Jobs在想啥...只能推想他會一鼓作氣,同一時間升級處理器吧。畢竟現在蘋果用的是Intel平台,晚於處理器發表會一個月推出產品應該是會被說得很難聽吧...實際上已經很多人認為蘋果的設計團隊混太凶了,至少一年多來主機、筆電外觀幾乎沒啥改變...

工商時報2006/08/11出現的報導,可能強化了我的觀點:
根據零組件廠消息,MacBook將在九月進行改款,配合英特爾八月底推出新Merom處理器,蘋果電腦九月也可能推出搭載Merom處理器的MacBook機種,廠商持續看好蘋果電腦NB下半年銷售量。

那iPod呢?iTunes幾乎每週都加入新的視訊節目供應商,可是眾所期望的寬螢幕版iPod還是望穿秋水,還不知在哪...筆者認為,蘋果應該是故意拖延推出,免得Redmond的影印機正在大忙的時刻,還要幫Zunes準備資料。

那還有大家惡搞多年的iPhone呢?老實說,我是認為蘋果還沒推出這產品,是因為條件還沒齊全。或許大家要質疑我了,連授權給Motorola這種事都玩的出來了,還有啥不齊全的?沒錯,以音樂手機而言,Apple早就擁有完整的解決方案,頂多對使用者介面或機器外觀還有可能猶豫不決,那到底是哪個條件還沒齊全?

答案是:頻寬,無線頻寬。

如果Apple只是會推出一台可以聽音樂的手機,台灣的OEM工廠大概可以幫他出個三、五個系列,而且更新個兩、三代了。那麼,為啥沒推出來呢?因為誘因不夠大!單單可以放音樂,不足以讓使用者放棄現有的手機,轉而投靠蘋果。

那要什麼來補強呢?我回去看了一下OSX Leopard的十大新功能,想到如果把Mail、iChat、Dashboard、Spotlight、iCal擺到手機裡面呢?Photobooth?iPod有iTunes相輝映,那iPhone會不會與.Mac一同發光發熱呢?

如果真是這樣,那頻寬對這隻手機而言,就很重要!!!歐洲、日本、韓國、台灣等地區的使用者,可能有部份人已經習慣了3G,但是美國跟中國,到目前還沒開放3G的執照。或許Apple會去爭取一張執照,或許會跟大部分的市場觀察預測一樣弄張MVNO(虛擬行動電話),或者蘋果就只賣手機,然後賣.Mac帳號賺服務費?

美國正針對3G頻譜進行拍賣,也許iPhone這個拖延多年的謎題,答案揭曉的時間不遠了。

2006/01/13

可以執行「虛擬機器」的新麥金塔?

新的麥金塔iMacMacBook Pro推出來之後,各論壇一如往常出現各式各樣的舌戰,我比較注意的是可不可以安裝XP的問題。畢竟很多人是靠Windows平台吃飯,這不僅僅是程式開發人員而已,因為靠操作Windows Only的程式過活的人也不在少數,更不要忘記那些多金、推動電腦進步的遊戲重度玩家!

在我稍微做了點研究之後發現,其實萬事具備,新的麥金塔不要說安裝XP,甚至有可能直接啟用「虛擬機器」的能耐。

先解釋一下甚麼是「模擬器」與「虛擬機器」。
麥金塔使用者對「模擬器」算是很熟悉,因為在很久以前就有一套軟體叫「Virtual PC」,讓麥金塔的使用者可以在麥金塔的作業系統中開啟一台假的x86電腦,讓它執行一般x86的作業系統如DOS、Windows、RedHat Linux等等。到了後來,不僅電腦上有這種模擬電腦的軟體,甚至有電腦模擬「計算機」、Sony PS等「遊樂器」的軟體,這類軟體在電腦裡面模擬出另一台電腦,一般人就稱之為「模擬器」。

這個年代的模擬器主要是要在電腦中設法模擬出一台完全不同的電腦,因此在模擬器中的執行效能很難讓人滿意,很多人甚至建議麥金塔使用不要用模擬器,買Virtual PC的錢加一點,組台爛PC還比較實在。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模擬器展現出其他特殊的用途,反而走出了一條康莊大道。

首先是模擬器可以存檔,就是把整台電腦的所有狀況封存起來,很多人拿這個特色來測試軟體,反正裝了之後出啥亂子,就不存檔,直接用舊檔還原。一些對重灌有畏懼或恐慌的使用者特別喜歡這個功能。

對軟體開發人員來說,模擬器還有一個好處是,他可以在一台電腦內開啟各個不同版本的作業系統進行相容性測試。例如你開發一套視窗的軟體,以現在的觀點你至少要測試Win 98、Win 2000、XP,這還沒把不同的更新版本列出來。像網頁設計人員也可以藉此在不同的系統下觀看網頁呈現的模樣,可以說是非常方便。

模擬器會被大家接受,主要是很多企業的MIS覺得這東西正點。大家都知道,賣軟體給一般使用者是一個艱困的難題,可是如果是要賣給MIS,只要你東西好用,對他的日常作業有所幫助,那就好說多了,畢竟MIS是企業資訊預算的舵手阿。

MIS要模擬器這東西做什麼?由於一家企業內的作業系統很不可能統一,所以剛剛的測試環境就可以幫助MIS省點力氣搞測試平台。另外,偶而某台舊又無法替換的伺服器硬體掛點時,可以直接把他掛到模擬器中去執行。拜摩爾定律的貢獻,在新機器上跑模擬器搞不好效率比原來的機器好。

大家看到模擬器這麼好用,加上CPU效能已經飛快成長,已經到很難長時間把使用率操到一半以上,廠商們就開始動腦筋搞模擬伺服器了。VMware ESX ServerVMware GSX ServerMicrosoft Virtual Server都是瞄準這個市場。另外還有一個開放原始碼的Xen Source也準備搶佔這塊市場。

軟體這麼騰勃發展,硬體廠商哪有可能放掉這塊大餅不吃,AMD早早提出了Pacifica的虛擬平台技術,Intel則提出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簡稱VT)與之對抗,兩者目標基本上是大同小異-從硬體層次就提供虛擬機器的功能。

軟體的模擬器是在作業系統內模擬出一台電腦,模擬出的電腦裡面再安裝一套作業系統,然後才執行應用程式。應用程式需先跟模擬器裡的作業系統溝通,然後透過模擬器轉換指令到實體的作業系統,再跟實際運轉的硬體溝通,很明顯任何一個步驟都要經過多次的轉換,這也就是為甚麼模擬器的效能無法提高的原因。

硬體層次提供虛擬機器則不然,硬體直接與虛擬機器裡面的作業系統內直接溝通,提供虛擬機器的軟體角色比較接近KVM與設定工具,提供監視虛擬機器的運作、切換虛擬機器、設定虛擬機器可用的資源等等。理論上這樣可以避免純軟體模式的多層轉換,提高各項應用軟體的執行效率。

目前已經承諾要推出模擬器的廠商有Microsoft Virtual PCVMwareiEmulator三家,其中iEmulator更是號稱要在二月份出的版本開始支援新麥金塔。剩下的問題是,效能會打幾折?

新麥金塔的能耐?
很多報導都指出新麥金塔因為使用新的韌體技術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簡稱EFI),可是XP不支援EFI,導致新麥金塔無法安裝XP。可是如果你詳細去看EFI的資料,你會發現Intel非常強調他與舊版的BIOS是有很高的相容性,也就是說EFI可以模擬成BIOS。這原因很簡單,如果不相容,你的電腦無法安裝Windows Server 2003以前的所有作業系統,例如Win XP、Win 200等等。那廠商機器賣給誰阿?市場不可能只鎖定在高階伺服器吧!

事實上市面上已經有Dell推出使用EFI的Core Duo筆記型電腦,而且是安裝Win XP。

所以如果要直接在新麥金塔上安裝XP甚至Win 2000,第一件事就是應該去查清楚蘋果電腦是不是把EFI模擬BIOS的功能關閉了!如果可以開啟BIOS,那大概就可以安裝IA32的各式作業系統,要搞個多重開機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新麥金塔變虛擬機器?
我們回過頭來看新推出的麥金塔,基本上他是使用Intel Core Duo處理器,剛好是第一顆使用Intel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的行動平台處理器,基本上我知道Xen跟VMware兩家公司支援Intel VT與AMD Pacifica。VMware支援Windows是大家都知道的,也支援FreeBSD,剩下的問題是他會不會支援OSX。XEN也支援某些特定的BSD,Windows的支援僅在去年Intel的技術論壇上展示過,預計今年一月份會正式提供。所以基本上就是等Xen、VMwar誰要開發OSX的相關軟體而已,搞不好微軟也會來攪局。而從這幾天討論區的反應來看,我認為每一家都會提出相關的產品,甚至是直接跟蘋果電腦合作來開發!

因為對蘋果電腦而言,你買了電腦硬體後,跑不跑OSX是沒多大影響的,他可以當作你買後就放著堆灰塵。但如果支援虛擬機器之後,還可以順便搶搶Windows、Linux、BSD硬體廠商的市場,豈不是妙招!

嚴重警告!
就像Steven Jobs每次都跌破一堆人眼鏡一樣,雖然我這麼看好虛擬機器的發展,可是他大哥的想法實在無法揣摩。要是有人看了本文之後,買了新麥金塔,卻遲遲裝不了XP或等不到虛擬機器,我也不能幫你甚麼,只能希望你把怨氣不要轉到我身上。人家可是敢在兩個月內把熱賣的新產品換掉的公司,有這種膽識的公司可不是一、二十年可以看到的!

2006/01/12

Apple發表使用Intel處理器的麥金塔電腦

凌晨的聊天室

2006/01/11凌晨一點多,中華電信有一個特別設置的聊天室擠了六百多人,最後伺服器被拖累到當機。

三更半夜,是美女視訊嗎?很不好意思,雖然事後有現場視訊可以看,但是主角並不是美女。這些人是想知道一個因為癌症才開完刀幾個月的執行長,Steven Jobs,也就是蘋果電腦的執行長,看他要在這個一年的開始,丟出什麼樣的震撼彈。

在這場演說之前,各科技相關的媒體幾乎都對蘋果電腦要推出什麼新產品進行猜測,基本的有新的iPod、筆記型電腦、桌上型主機、迷你主機,當然也有人為蘋果會推出新產品線,例如手機、PDA、掌上型遊戲機等等。各個相關的討論區更是不時出現「間諜照片」,更讓大家把眼球聚焦在蘋果電腦的這場演說。

畢竟iPod已經以壟斷的姿態佔領數位音樂播放器、付費音樂下載的市場長達數年,加上蘋果電腦去年已經宣佈要把處理器從IBM公司的PowerPC轉換為Intel公司的IA平台。所以媒體、討論區有這樣的反應,是非常正常的吧。

由於蘋果電腦並沒有即時轉播現場演說,所以很多網站為了服務讀者,架設了文字轉播網站,也就是我一開始說的聊天室。當天至少有五六個網站有進行轉播,我去的場子是中華電信提供頻寬的聊天室,主持人室台灣地區轉播多次的傅瑞德先生,實際演說內容請各位直接參考2006年Macworld開幕演說即時翻譯全文,也可以去看現場的視訊

摔破全世界的眼鏡
演說的內容其實沒太大的驚奇,一開始的業績說明雖然嚇人,因為一堆產業觀察看衰iPod,但是iPod的出貨量還在飛快的成長,'05年第四季已經到了每分鐘銷售出去一百台的誇張速度。但這對使用者沒啥特殊感覺。沒有iPod只介紹個收音機,改版的iLife軟體雖然有趣,還不至震撼人心。但是新的iMac推出來,可以說是摔破全世界的眼鏡。

因為iMac在十月份才改版,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就被新機器取代了,真的太出乎意料了。所有人再度被Jobs這種不照牌理出牌的「習慣」打敗!轉播網站內更是ㄍㄢˋ聲連連,因為不少人才買下iMac。當然,大喊「好險」或幸災樂禍的人也不少!

新麥金塔連帶的問題
使用Intel處理器的新麥金塔,根據我在討論區觀看的討論,幾乎都是聚焦在:

該不該買新機器?
以現在軟體上為全部轉換成PowerPC/Intel IA雙用版本之前,大部分都是建議依照使用者使用的軟體選擇機器。

可以安裝微軟的XP嗎?
由於新的機器使用Intel的EFI作為軔體,一般說法是XP無法安裝,不過依據Intel的文件,EFI應該是可以相容於舊的BIOS模式。蘋果則只含糊的表示「不會阻止使用者把XP裝到麥金塔上面」。事實真相還要等一陣子吧。

這個問題連帶一個話題,就是虛擬機器,很多人希望有新版本的Virtual PC、VMware、XEN,畢竟對大部分麥金塔使用者而言,XP還是必要之惡

其他針對機器設計、新軟體等的討論,就不細表。

市場反應
最現實的反應應該是股票吧,演說隔日股票上漲 3.8% 或 3.04 美元,應該算是看好蘋果電腦將來的發展。其他電腦廠商幾乎沒發表什麼反應,可能暫時還看不出會有甚麼影響吧。

使用者方面的反應非常多元化,基本上是看好多過於看壞。有部份的使用者認為蘋果在硬體上變不出花樣了,新的機器上似乎沒有甚麼特色,甚至因為沒有firewire 800而認定是一台不夠格的麥金塔。

相關連結
蘋果電腦
Intel
石墨工房
老地方冰果室
OIKOS